刘玉亮:杏坛育英识栋梁,匠心筑梦谱华章——郴雅高级中学教师风采(十七)-郴雅师生

首页

郴雅师生

首页 > 首页 > 郴雅师生

刘玉亮:杏坛育英识栋梁,匠心筑梦谱华章——郴雅高级中学教师风采(十七)

发布日期:2025-04-25 15:53:04 点击数:64

刘玉亮,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语文高级教师,郴州市骨干教师,苏仙区骨干教师,县区优秀教师,湖南省高考阅卷优秀阅卷员现为郴雅高级中学教师

刘老师长期在湖南省示范性高中郴州市二中执教,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多年,带过届高三毕业班深谙高考之道,所带班级成绩总是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有学生亲切地称她为“高考专家”:对于刘老师来说,这一称谓实至名归。

十载的高中语文教学历练形成了刘老师“严谨、务实和蔼、高效”的教学风格这既是刘老师广受学生欢迎的“秘诀”,也是她高考制胜的“法宝”。

厚植课堂:以文化助力学生腾飞

走进刘玉亮的语文课堂,亮点纷呈,让人流连忘返。

古诗文教学,她注重点面结合,收放自如:字词句章,如数家珍;巧思佳构,细细品析;主题思想,凝练概括;现代文教学,她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文章结构,条分缕析;表现手法,触类旁通;人物分析,有理有据;将家国情怀、文化精粹、时代脉络、人文追求、时尚潮流融入课堂。

刘老师还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分策略”,即“三结合”原则:将语言训练与人文熏陶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涵养人文素养;文本解读与思维拓展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宽思维边界;应试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提升有机结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刘老师历年所教的毕业班,高考语文成绩总是屡创新高,众多学子成为高考的佼佼者,走进了985211等名校,更有多人成为全国排名前4高校的翘楚。

追求卓越悉心育才托举后生成功

几十年来,刘老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吸取传统教育精髓,学习前沿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开展研究,认真总结教育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她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报》《文学教育》《考试指南报》等权威刊物上发表《用“创新”与“审美”打造高中语文教学》《逆向翻译——破解文言文翻译难题的尝试》等多篇论文,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为语文教学开拓新思路。此外,她积极投身省级课题《高中课改理念下的教师成长研究》,深入探索“大语文”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师的成长路径,主张通过跨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经典诵读大赛”“郴州文化采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践行“大语文观”,经她指导学生三十余人次获得过国家级奖项其中,她指导的扶灵等多名学生获得语文报杯作文竞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她指导的学生李慧骏在2015年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少年向上 真善美伴我行”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获中学组全国特等奖。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她积极践行“青蓝工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示范课、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题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2024年底来到郴雅高级中学后,她担任三位年轻教师的导师,让他们受益匪浅

师者仁心:春风化雨,矢志立德树人

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一直是刘老师从教的座右铭。她常说,教育是心灵的碰撞与滋养,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刘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前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她坚持与学生一对一谈心,无论是他(她)们学业上的困惑,还是青春里的烦恼,她都耐心倾听用心疏导润物无声2014届有位陈姓学生,因父母感情问题成绩一落千丈,刘老师察觉到异常后,主动找这孩子谈心,了解情况,安抚情绪,及时沟通,纾解困惑,这孩子终于重拾信心,考入重点大学。临毕业,这孩子还专门送刘老师一句话:“刘老师的关怀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最迷茫的时光。”这样的留言,在学生们的毕业感言中屡见不鲜。

大道至简:工作之余,腹有诗书气自华

工作之余老师,又呈现出别样的人生。

刘老师的业余生活,简约而充实,读书品茶养花成为她生活的“三部曲”,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书卷气和文人味。她说:“语文教师要有‘文人筋骨’,对优雅生活的追求能让人永葆美好。”大概正是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沉淀,让她在教学中始终充满激情与灵感。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刘玉亮老师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三尺讲台赤诚坚守教育初心教学推动学科发展以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如今,她在郴雅高级中学这片教育沃土,秉持学校“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多元成长铺路”的育人理念,正像她的名字一样:一方剔透的玉,润泽着学生的心;像一束明亮的光,照见着的路